央广网贵阳6月30日消息(记者杨贇 实习记者任浪萍)6月30日上午9时网络配资,贵阳白云“三下乡”示范活动——牛场布依族乡2025年“六月六”云雾欢歌暨第四届非遗蓬莱地戏艺术节活动在牛场乡蓬莱村“非遗”文化广场(主会场)开幕。现场气氛热烈,众多村民和远道而来的游客齐聚一堂,在充满文化气息的村落中沉浸式体验布依风情。
据悉,本次活动以“传承民族文化 共唱云雾欢歌”为主题,旨在弘扬非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
贵阳本土布依族传统服饰展演(央广网发 任浪萍 摄)
活动伊始,由该乡布依寨老主持的祭祀和地戏《杨家将》开箱仪式陆续进行,旨在通过传统习俗,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接着,民族风情浓郁的文艺汇演节目正式开场。气势磅礴的威风锣鼓,敲响乡村热闹繁荣的新景象;传统与时尚并存的非遗T台秀,将布依族精美绝伦的服饰亮丽呈现;《布依溯源歌》《恋恋布依》《好花红》等歌曲放声舞台,将气氛推至高潮;《布依族糠包舞》《校园传承非遗展示》等节目逐一上场,让人眼花缭乱,现场掌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展开剩余60%村民在演唱《布依溯源歌》(央广网发 任浪萍 摄)
据悉,“蓬莱地戏”因主要流传于蓬莱村而得名。据考证,“蓬莱地戏”起源于明朝初年(一说在宋末元初由五台山法师所创),以《杨家将》为主要戏目,演绎宋代杨家将的历史故事,时至如今,《杨家将》的故事已在蓬莱村传承了800多年。
2007年,“蓬莱地戏”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研究中国戏曲的活化石。2019年11月15日,“蓬莱地戏”还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贵阳市第十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亮相。
蓬莱地戏《杨家将》表演 (央广网发 任浪萍 摄)
“蓬莱村只是牛场布依族乡七个民族村寨之一。在牛场布依族乡,聚集了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布依族、苗族、汉族等20个民族的文化在此交融,千年非遗得以活态传承。我们正以‘六月六’节庆为窗口,让更多人看见牛场的山水之美、文化之韵、发展之变。”牛场布依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韦克林在开幕式上说道。
民族美食活动现场,当地村民正在比赛包粽子(央广网发 任浪萍 摄)
当天还举行了民族团结巡游、体验民族美食活动、山歌大赛、体验布依族婚俗长桌宴席文化、民族大联欢篝火晚会等活动网络配资。
发布于:北京市辉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